-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Z 132-2008 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
标准号:
GBZ 132-2008
标准名称:
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8-03-12 -
实施日期:
2008-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42 MB
替代情况:
替代GBZ 132-2002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代替GBZ 132-2002《工业γ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GBZ 132-2002同时废止。本标准规定了工业γ射线探伤机的防护性能及探 伤作业中的防护、监测以及事故应急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工业γ射线探伤机的生产秘使用。 本标准与GBZ 132-2002相比,主要修改如下:——修订了现场探伤作业中工作区域的划分,控制区边界剂量率控制值从40μSv·h-1修订为15μSv·h-1;——增加了固定探伤室外的剂量约束值;——增加了电动控制放射源传输的探伤机应具有联锁插口条款;——探伤的放射防护要求改以通用要求加上固定式和移动式探伤的附加要求来表述——增加了放射源或源容器储存、移动和运输的要求;——增加了γ探伤装置的维修保养和换源要求;——增加了事故应急要求;——细化了放射防护监测的内容;——删除了原附录A。将原附录B改为附录C并对其进行了修订;——增加了附录A、附录B、附录D。 GBZ 132-2008 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 GBZ132-2008

部分标准内容:
ICs13.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GBZ132-—2008
代替GBZ132-2002
工业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standards for industrial gamma-radiography2008-03-12发布
民工生业服业
2008-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宝生部发布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文
4射线探伤机的放射防护性能要求5Y射线探伤的通用防护要求
固定式探伤的附加要求
移动式探伤的附加要求
放射源的安全
9Y探伤装置的维修保养和换源
10事故应急要求
11放射防护监测要求,
附录A(资料性附录)
管线爬行操伤装置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探伤机快门形式示意图
附录C(资料性附录)
控制区距离的估算
附录D(资料性附录)
应急物品配备清单
GBZ132—-200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GBZ132-—2008
本标准代替GBZ1322002工业Y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GBZ1322002同时废止。
本标准在修订中参考了德国工业标准DIN541151Bb1.1:2006-01固定式和移动式照相设备的处理:控制区的估算”国际原了能机构安全报告丛书第13号(工业照相中的放射防护与安全》(1999)等标准的内容
本标准与GBZ1322002相比,主要修改如下:修订了现场探伤作业中工作区域的划分,控制区边界剂量率控制值从40uSv·h-修订为15uSvh
增加了固定探伤室外的剂量约束值;增加了电动控制放射源传输的探伤机应具有联锁插口条款:探伤的放射防护要求改以通用要求加上固定式和移动式探伤的附加要求来表述增加了移动探伤作业前,后的放射防护技术要求,以及对管线爬行探伤和水下探伤的特殊要求:
增加了放射源或源容器储存,移动和运输的要求:增加了丫探伤装置的维修保养和换源要求:增加了事故应急要求:
细化了放射防护监测的内容:
删除了原附录A将原附录B改为附录C并对其进行了修订增加了附录A、附录B附录D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均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卫生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大平、卢峰、朱建国、赵艳敏、樊树明、王林超、陈英民、宋钢、李海亮、毕明卫、陆向社。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8465-2001:
GBZ1322002
1范圈
工业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
GBZ132—2008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射线探伤机的防护性能及探伤作业中的防护,监测以及事故应急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射线探伤机的生产与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推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出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不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日期的引用义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075,密封放射源一般要求和分级GB11806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GB/T140581993射线探价机
GBZ.128个人外照射监测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射线探伤室gamma-raydefectdetectingroom存放射线探伤机并对物件进行探伤,且具有屏蔽效能的专用照射室3.2固定式探伤stationarydefectdetecting在射线探伤空内用固定安装的或可有限移动的探伤机进行的工业射线探伤。3.3移动式探伤mobiledefectdetecting在射线探伤室以外进行的工业射线探伤。3.4换源器sourcechanger
专用来更换?射线探伤源组件的屏蔽容器。它具有两个贮源孔,旧源从换源器的一个源孔被推进新源从另一个源孔中被移出。
3.5管线爬行器piperawler
一利将探伤源固定在移动机架上,沿管道内爬行移动,对管道焊缝进行放射探伤的装置(参见附录A)。它由一个驱动马达前进或后退,并利用一个控制源在管道外对其导向和定位。3.6控制源control source
在管道内爬行探伤的过程中,用来对管线爬行器进行导向和定位的密封放射源,它被安装在手持式装置上并被准直,通带用一个低活度的密封37C放射源3.7源托source holder
用以固定或承载源的装置。
4射线探伤机的放射防护性能要求4.1源容器应符合GB/T14058-1993中5.3的要求,照射容器周围的空气比释动能率不超过表1中的数值。
GBZ 1322008
探伤机类别与代号
于提式
移动式
固定式
照射容器周围空气比释动能率控制值距容器外表面不同距离处空气比释动能率控制值/mGy·hOcm
4.2使用贫化钳做源容器屏蔽材料时,对来自屏蔽材料本身的射线的防护应符合GB/T140581993中5.3.1的要求
4.3射线探伤机的源容器及其中的密封源应有符合GB/14058-1993中8.1.1.8.1.2要求的 制成准的机的发全诊胞SE
标志。
源原的位置指示等安全装置的性能按GB/T14058-1993巾5.4要求。
4.5用电动控制放射源传辅的射线探伤机应具有与探份机房门的开关状态联锁的接口。4.6源托的安全性应#8/T14058
1993中5.5要求
的值说下,放射源传输控制缆和导向缆的长度应尽可能使操作者与放射源之间的4.7在满足探伤工值
距离最大,每次照相
装置快门形式参见附录B
时源应能迅速返回源容器的屏蔽位置4.8探伤机生产厂
a)Y射线探价
家质为产品提供通俗易懂的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内睿通常应包括如下内容或提示:可的技术参数和结构性能,可能的潜在危害以及控制这些危害的安全防护措施,b)应急参考
c)常规操作现量
d)在探伤过程中进行的放射监测e)内部检查试程序和周期:
0设备常见故品
和处理;
名放射源移动
h)放射源及
前,储存和处置程序:
保伤装置存政地点、使用记录和人员责任5?射线探伤的通用防护要求
的专门设备,探伤人员应全面熟悉所用设备,以受操价方法和潜在的问题。5.1应使用为探伤没计
5.2所用放射源的核素和活度应优化选择,在保证工作人员的剂量符合“合理达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原则ALARA)的同时,获得是够的断信息应采用先进的成像技来如影像增强屏或快速片屏组合。5.3探伤作业人员应佩带特合中管部门要求的个人剂量计(包活热释光或胶片剂量计和直读式剂量计),每一个工作小组应至少配备台具有检验源的便携式剂量仪,并配各能在现场环境条件下被听见,看见或产生震动信号的个人报警剂量仪5.4探伤作业之前,应对探伤机做如下的检在a)检查源容器和源传输管的照射未端是否损伤、磨损或者有污物:b)检查操母和螺丝的紧密程度、螺纹和弹簧是否有损伤;)确认放射源锁紧装置工作正常:d)检查控制软轴末端是否有磨损、损坏(磨损标准由厂家提供),与控制导管是否有效连接e)检查源容器和源导管是否连接牢固:D检查输源导管和控制导管是否有毛刺、破损、扭结:g?检查警告标签和源的标志内容是否清晰:h)测量紧靠源容器表面的空气比释动能率是否行合本标准4.1的要求,并确认放射源处于屏蔽状2
态。如发现以上情况与正常状态不一致,应在更换或维修设备后投人使用,GBZ132—2008
5.5工作完毕离开现场前,探伤人员应对探伤装置进行目测检查,确认设备没有被损坏。应用可靠的放射检测仪器对探伤机违行检测确认放射源回到源容器的屏蔽位置6固定式探伤的附加要求
6.1探伤室屏蔽要求
了射线探伤室的屏散墙厚度应充分考虑直射,散射和屏蔽物材料和结构等各种因素。在进行屏献墙设计时剂量约束值可取为0.10.3mSv-a,并要求探伤室屏蔽墙外30cm处空气比释动能率不人于2.5μGy+h-1,无述路探伤室门的防护性能应与同侧墙购防护性能相同6.2安全设施要求
6.2.1应安装门机联锁装置和工件操伤室门人月处必须有周定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探伤室人口处及被探物件出人口处领
光报警表置,该装置在
射线探伤机工作时应自动接通以给出声光警示信号
6.2.2应在屏敲墙内外
置上设置紧急
得让接钮,开给出清晰的标记和说明6.2.3应配置固定式高时#测系统,并与门机联键相联系同时配置便式辅射测量仪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6.2.4辐射安全装检售
幸的保伤室防护门机联锁装置、紧合停止按钮,出束信号指示灯等安全措施进行应定期对探价
检查。
6.3操作要求
6.3.1工作人员适出案伤室时应佩带个人剂量计剂量报警仪和便携式剂量测量仪。装置联锁装
6.3.2每次工作
美伤作业人员应检查安
置的性能及警告信号标志的状态。只有确认探伤室内无人
美闭、所有安全装置起作用给出启动信号后才能启动照射。移动式探伤的时品费求
7.1现场探伤作业用合适的准直器并充务您射线探仿机和被检物体的距高,照射方向时间和现场屏蔽等条件
7.2探伤作业开始情应各装
物品,并使真处了正常状态!
下列防护相关
a)便携式放射检测仪器和个人剂量计计、剂量报警仪:
b)导向管控制缆利通
)准直器和局部屏微
d)现场屏蔽物:
警告提示和信号:
D应急箱,包括放射源的远距离处理工具:R)其他辅助设备,例如:夹钳和定位辅助设施。7.3进行探伤作业前应先将工作场所划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7.3.1控制区边界外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低于15mGy-h-1。控制区距离的估算方法可参见附录C7.3.2在控制区边界上用现存的结构如墙,暂时的屏障或绳索,带子制作的警戒线等围住控制区,7.3.3在控制区边界上合适的位置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并悬挂清断可见的禁止进人放射工作场所标牌。
7.3.4探伤作业期间应安排人员对控制区边界进行巡逻,未经许可人员不得进人边界内。7.3.5探伤作业期间还应对控制区边界上代表点的剂量率进行检测,尤其是探伤的位置在此方向或者辐射束的方向发生改变时,如有必要可调整控制区的边界。3
GBZ.1322008
7.3.6监督区位于控制区外,允许与探伤相关的人员在此区活动,培训人员或探访者也可进人该区域其外边界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2.5pSv·h,边界处应有电离辅射警告标志标牌,公众不得进人该区域。
7.4控制放射源传输的地点应尽可能设置于控制区外,同时应保证操作人员之间有效的交流7.5对管线爬行探伤的特殊要求
7.5.1管线爬行器工作期间应给出在暗杂环境中能被听到和看到的警告信号。7.5.2爬行器在管线内照射时,应围绕管道设置控制区和监督区7.5.3应对控制源进行严格定位·防止其启动无计划的照射。7.5.4在管线爬行器不能白动来回,需要人工找回之前,应确保爬行器不发射射线,必要时还应配备呼吸防护设备
7.5.5爬行器的放射源处在关闭状态时,在能接近的管道周围产生的比释动能率不应超过100uSv.h-1.
7.6对水下探伤的特殊要求
7.6.1应对潜水员进行适当的专业培训。7.6.2探伤机人水之前,应确保控制机构,导向管和照射容器紧密连接,检查连接点确认连接牢固,放射源组装体处于安全位置。
7.6.3在照射容器上设置浮漂和应急定位装置(如闪光灯)7.6.4所有设备,包括测量仪器应设计为能在水下应用。8放射源的安全
8.1放射源的选用和退役
8.1.1按GB4075选定密封源的级别。对于工业探伤,无保护的密封源为43515级,装置中源为43313级。
8.1.2退役或不用的放射源按照事先达成的协议退还给设备制造商或其他经授权的废物管理单位进行处置,并有详细的记录归档保存。8.2放射源的储存和领用
8.2.1探伤使用单位应设立专用的放射源(或带源的探伤装置)的储存库。储存库应为单独的建筑,不能和爆炸物品,蚀性物品一起存放。储存库的相应位置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源容器出人源库时应进行监测并有详细记录
8.2.2工作间款临时储存含源源容器或放射源、控制源,应在专用的储存设施内存。放射源储存设施应能做到:
a)严格限制对周围人员的照射,防止放射源被盗或损坏,并能防止非授权人员采取任何损伤自己或公众的行动,储存设施外应有警告提示,b)应能在常规环境条件下使用,结构上防火,远高腐蚀性和爆炸性等危险因素:c如其外表面能接近公众,其屏蔽应能使设施外表面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小于2.5mSv-h或者审管部门批准的水平:
d)门应保持在锁紧状态,钥匙仅由授权人员掌管:e)定期检查物品清单,确认探伤源,源容器和控制源的存放地点。8.2.3储存要求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8.2.4探伤使用单位应设立放射源管理组织,制定领用及交还制度,建立放射源领用台账,明确放射源的流向并有专人负责。
8.2.5领用含放射源的源容器或照射容器或连同源与容器的探伤装置时,进行放射性水平测量,确认放射源在源容器或照时容器内。工作完毕交还时,再进行放射性水平测量,确认放射源在其中,并将放射源及其容器放回原储存坑存放。装置的领用和交还都应有详细的登记。8.3放射源和照射装置的运输和移动GBZ 132-—2008
8.3.1放射源的货运运输要求按GB11806有关规定执行·应满足A类与B类运输货包要求。8.3.2在公路上运送照射装置时,司机和车辆应符合国家和国际对其有关的要求。8.3.3照射装置应置于储存设施内运输,只有在合适的容器内正确锁紧并取出钥匙后方能移动。8.3.4在工作地点移动时应使用小型车辆或手推车,使照射装置处于人员监视之下。9?探伤装置的维修保养和换源
9.1定期对Y探伤装置中涉及放射防护的部件进行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维修9.2维修探伤装置时:应将放射源倒入换源器后进行。9.3应经常对探伤装置的控制组件包括摇柄,输源导管进行润滑擦洗,齿轮应经常添加润滑剂,经常对输源管接头进行擦洗,避免灰尘和砂粒。9.4放射源的更换应在控制区内,由投权人员进行。10事故应急要求
10.1探伤应用单位应成立应急组织,并明确参与应急准备与响应的每个人,小组或组织的角色和责任。
10.2探伤应用单位应制定出合适的应急预案及其中必要的应急程序,应急预案和程序应简单,容易理解且尽可能减少源对附近人员的照射。应指明需要采取的应急行动及其主要特征和必需物品。10.3应急程序中应确定参与应急响应的人员,如辐射防护负责人,审管机构,临床医生,制造商,应急服务组织,合格专家和其他人员,并包括其姓名、电话号码等必要信息。10.4应制定应急计划培训,演习计划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和范习,提高执行应急程序的能力。10.5探伤应用单位应保证对外联络畅通,以确保与公安.消防和医学救治部门的联络。10.6探伤应用单位应配适当的应意响应设备,参见附录D11放射防护监测要求
11.1型式试验和出厂检验
生产厂家应按GB/T140581993和本标准第4章的要求进行型式试验和出厂检验11.2射线探伤机的验收检验
11.2.1检验方法和结果评定
对使用单位新进的射线探伤机按本标准第4章的改射防护性能要求对?射线探伤机进行验收检验,其中4.1要求的屏蔽效果试验方法应按GB/T14058—1993中6.1进行,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4.1的要求。
11.2.2检验周期
每次新进射线探伤机和设备大修或换源后进行一次,新投人使用的工业射线探伤机应由有资质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验收检验。11.3探伤机的防护性能常规检验11.3.1检验方法及结果评定
Y射线探伤机防护性能的常规检验方法按GB/T140581993的要求进行,结果评定按本标准4.1的要求。
11.3.2检验周期
使用单位应经常对安会装置的性能进行检测,并委托有资质的机构每年对探伤机进行一次常规检验
GBZ132—2008
探伤机移动后,必须用相应仪器进行安全装置的性能检测11.4密封放射源的泄漏检验
11. 4.1检验方法
用滤纸或软质材料沾取5%EDTA-Na溶液或其他去污剂擦拭密封导向管内童,测量擦拭物有无故射性,如有明显增高(例如20Bg),成将放射源送回生产厂家进一步检验11.4.2监测周期
每年对探伤机放射源传输管道进行放射性行染检测,检查密封放射源的密封性能11.5射线探伤室周围辐射水平的监测11.5.1周围辐射水平巡测
用便携式辐射测量仅巡测探伤室赔处30cm处的剂量水平。邀测范围应根据探伤室设计特点、照射方间及建造中可能出现尚间题人定与伤空四面屏藏墙外及核上如有人员活动的可能,应巡测门西周的时水平
墙上不同位置及门外30cm
11.5.2定点监测
)探伤室门外30高面高度为1m处测门的左、中、者侧3个点和门笔四周:b)探伤室墙外或部于外30cm离地面高度为1m处,每个墙面至少削3个点:处,至少包括主射束到达范围的5个测点:人员可能到进
品#万至屋顶上方1
的置。
dy人员经常活
11.5.3结果评定
上述测量位量
11.5.4监测周期
探伤室启用
每年进行一
当放射源的活度
11.6移动探伤控
比释动能率不大于2
方能使用
进行上述检测,合格后
场所及探伤室邻近区域的辑射水平测量,并根据测量结集提出评价或改进意见。加时应重新测量上述辐时水平,并根据测量结果做出合适的改进,监督区边界剂量率的监测
11.6.1监测方法及结果评定
态,用便携式辐射测量化
在探伤机处子
15,Gy-h-1为控制K
到2.5μGy..h
从探伤位置四周由远及近测量空气辐射剂量率,直到警区
周以该剂量的等剂五笔
础·确定控制区边和监售
11.6.2监测周期
每次移动探伤作业前·电店
列情况之
电)新开展现场射线案伤的位:b)每年抽检一次:bZxz.net
)在居民区进行的现场探伤
收回放射源至屏蔽位置后在探伤位置四意由有资质纳减射卫生基术服务机构进行此项监测:d)发现个人季度剂量(3个月可能超时5mS11.7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监测
11.7.1射线探伤作业人员(包括维修人员),应接照GBZ128的要求进行个人外照射监测。11.7.2对作业人员进行选源应急处理时还应进行应急剂量监测,并按规定格式记入个人剂量档案中。11.7.3使用单位防护负责人应事先制定人员受照的调查水平,当作业人员受到的照射超过此水平时应通知防护负责人。
A.1管线爬行探伤装置见图A.1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管线爬行探伤装置
图A管线爬行器示意
1加载屏能:
2—胶片
3-国1r
4一源驱动马达:
5一电子设备:
B齿轮盒:
7-电了发动机:
8控制源:
9探测器
10-电池。
GBZ132—2008
GBZ132—200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探伤机快门形式示意图
B.1探伤机快广门形式示意图见图B1和图B.2工作位置
保护位置
A版转型
B快门型
非投射式照射装置
照射容器:
密封教射源
图B.2投射式放射照相装置
照射容器:
南封放射源:
源托:
遥控装置:
控制缆和导管:
投射管(导向管):
照射头:
预备管。
C.1控制区距离概念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控制区距离的估算
GBZ132—2008
根据放射源的射线向各个方向辐射时的不同情况,应确定三类不同的控制区距离,如图C1所示。图C.1应用屏蔽物的控制区(无比例)源客器屏鼓:
探伤对象:
轻射没有任何表减时要求的控制区距离,L
有用线束方向,经检测对象屏蔽后要求的控制区距离有用线束方向以外,经源容器或其他屏鼓物屏能后要求的控制区距商C.2对于移动探伤,控制区边界的当量剂量率为15Sv·h,可由如下评定各类控制区距离的大小:L-ax1.63
从图.2中在得的数值:
边界剂量率从40uSv.h!调整为15mSv·h-的修正:根据值经修正后得到的控制区距离值。(C
L和L:分别由L(m)乘以表C.2中不同半值层数相对应的因子而获得可根据屏做物的厚度,除以表C.1中相应核素和屏蔽材料的半值层厚度,求出其半值层数·进而从表C2在出相对应的因了)表C1不同材料半值层厚度的近似值屏蔽材料
混麗王
不同放射源的半值层厚度/mm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GBZ132-—2008
代替GBZ132-2002
工业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standards for industrial gamma-radiography2008-03-12发布
民工生业服业
2008-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宝生部发布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文
4射线探伤机的放射防护性能要求5Y射线探伤的通用防护要求
固定式探伤的附加要求
移动式探伤的附加要求
放射源的安全
9Y探伤装置的维修保养和换源
10事故应急要求
11放射防护监测要求,
附录A(资料性附录)
管线爬行操伤装置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探伤机快门形式示意图
附录C(资料性附录)
控制区距离的估算
附录D(资料性附录)
应急物品配备清单
GBZ132—-200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GBZ132-—2008
本标准代替GBZ1322002工业Y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GBZ1322002同时废止。
本标准在修订中参考了德国工业标准DIN541151Bb1.1:2006-01固定式和移动式照相设备的处理:控制区的估算”国际原了能机构安全报告丛书第13号(工业照相中的放射防护与安全》(1999)等标准的内容
本标准与GBZ1322002相比,主要修改如下:修订了现场探伤作业中工作区域的划分,控制区边界剂量率控制值从40uSv·h-修订为15uSvh
增加了固定探伤室外的剂量约束值;增加了电动控制放射源传输的探伤机应具有联锁插口条款:探伤的放射防护要求改以通用要求加上固定式和移动式探伤的附加要求来表述增加了移动探伤作业前,后的放射防护技术要求,以及对管线爬行探伤和水下探伤的特殊要求:
增加了放射源或源容器储存,移动和运输的要求:增加了丫探伤装置的维修保养和换源要求:增加了事故应急要求:
细化了放射防护监测的内容:
删除了原附录A将原附录B改为附录C并对其进行了修订增加了附录A、附录B附录D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均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卫生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大平、卢峰、朱建国、赵艳敏、樊树明、王林超、陈英民、宋钢、李海亮、毕明卫、陆向社。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8465-2001:
GBZ1322002
1范圈
工业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
GBZ132—2008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射线探伤机的防护性能及探伤作业中的防护,监测以及事故应急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射线探伤机的生产与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推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出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不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日期的引用义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075,密封放射源一般要求和分级GB11806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GB/T140581993射线探价机
GBZ.128个人外照射监测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射线探伤室gamma-raydefectdetectingroom存放射线探伤机并对物件进行探伤,且具有屏蔽效能的专用照射室3.2固定式探伤stationarydefectdetecting在射线探伤空内用固定安装的或可有限移动的探伤机进行的工业射线探伤。3.3移动式探伤mobiledefectdetecting在射线探伤室以外进行的工业射线探伤。3.4换源器sourcechanger
专用来更换?射线探伤源组件的屏蔽容器。它具有两个贮源孔,旧源从换源器的一个源孔被推进新源从另一个源孔中被移出。
3.5管线爬行器piperawler
一利将探伤源固定在移动机架上,沿管道内爬行移动,对管道焊缝进行放射探伤的装置(参见附录A)。它由一个驱动马达前进或后退,并利用一个控制源在管道外对其导向和定位。3.6控制源control source
在管道内爬行探伤的过程中,用来对管线爬行器进行导向和定位的密封放射源,它被安装在手持式装置上并被准直,通带用一个低活度的密封37C放射源3.7源托source holder
用以固定或承载源的装置。
4射线探伤机的放射防护性能要求4.1源容器应符合GB/T14058-1993中5.3的要求,照射容器周围的空气比释动能率不超过表1中的数值。
GBZ 1322008
探伤机类别与代号
于提式
移动式
固定式
照射容器周围空气比释动能率控制值距容器外表面不同距离处空气比释动能率控制值/mGy·hOcm
4.2使用贫化钳做源容器屏蔽材料时,对来自屏蔽材料本身的射线的防护应符合GB/T140581993中5.3.1的要求
4.3射线探伤机的源容器及其中的密封源应有符合GB/14058-1993中8.1.1.8.1.2要求的 制成准的机的发全诊胞SE
标志。
源原的位置指示等安全装置的性能按GB/T14058-1993巾5.4要求。
4.5用电动控制放射源传辅的射线探伤机应具有与探份机房门的开关状态联锁的接口。4.6源托的安全性应#8/T14058
1993中5.5要求
的值说下,放射源传输控制缆和导向缆的长度应尽可能使操作者与放射源之间的4.7在满足探伤工值
距离最大,每次照相
装置快门形式参见附录B
时源应能迅速返回源容器的屏蔽位置4.8探伤机生产厂
a)Y射线探价
家质为产品提供通俗易懂的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内睿通常应包括如下内容或提示:可的技术参数和结构性能,可能的潜在危害以及控制这些危害的安全防护措施,b)应急参考
c)常规操作现量
d)在探伤过程中进行的放射监测e)内部检查试程序和周期:
0设备常见故品
和处理;
名放射源移动
h)放射源及
前,储存和处置程序:
保伤装置存政地点、使用记录和人员责任5?射线探伤的通用防护要求
的专门设备,探伤人员应全面熟悉所用设备,以受操价方法和潜在的问题。5.1应使用为探伤没计
5.2所用放射源的核素和活度应优化选择,在保证工作人员的剂量符合“合理达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原则ALARA)的同时,获得是够的断信息应采用先进的成像技来如影像增强屏或快速片屏组合。5.3探伤作业人员应佩带特合中管部门要求的个人剂量计(包活热释光或胶片剂量计和直读式剂量计),每一个工作小组应至少配备台具有检验源的便携式剂量仪,并配各能在现场环境条件下被听见,看见或产生震动信号的个人报警剂量仪5.4探伤作业之前,应对探伤机做如下的检在a)检查源容器和源传输管的照射未端是否损伤、磨损或者有污物:b)检查操母和螺丝的紧密程度、螺纹和弹簧是否有损伤;)确认放射源锁紧装置工作正常:d)检查控制软轴末端是否有磨损、损坏(磨损标准由厂家提供),与控制导管是否有效连接e)检查源容器和源导管是否连接牢固:D检查输源导管和控制导管是否有毛刺、破损、扭结:g?检查警告标签和源的标志内容是否清晰:h)测量紧靠源容器表面的空气比释动能率是否行合本标准4.1的要求,并确认放射源处于屏蔽状2
态。如发现以上情况与正常状态不一致,应在更换或维修设备后投人使用,GBZ132—2008
5.5工作完毕离开现场前,探伤人员应对探伤装置进行目测检查,确认设备没有被损坏。应用可靠的放射检测仪器对探伤机违行检测确认放射源回到源容器的屏蔽位置6固定式探伤的附加要求
6.1探伤室屏蔽要求
了射线探伤室的屏散墙厚度应充分考虑直射,散射和屏蔽物材料和结构等各种因素。在进行屏献墙设计时剂量约束值可取为0.10.3mSv-a,并要求探伤室屏蔽墙外30cm处空气比释动能率不人于2.5μGy+h-1,无述路探伤室门的防护性能应与同侧墙购防护性能相同6.2安全设施要求
6.2.1应安装门机联锁装置和工件操伤室门人月处必须有周定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探伤室人口处及被探物件出人口处领
光报警表置,该装置在
射线探伤机工作时应自动接通以给出声光警示信号
6.2.2应在屏敲墙内外
置上设置紧急
得让接钮,开给出清晰的标记和说明6.2.3应配置固定式高时#测系统,并与门机联键相联系同时配置便式辅射测量仪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6.2.4辐射安全装检售
幸的保伤室防护门机联锁装置、紧合停止按钮,出束信号指示灯等安全措施进行应定期对探价
检查。
6.3操作要求
6.3.1工作人员适出案伤室时应佩带个人剂量计剂量报警仪和便携式剂量测量仪。装置联锁装
6.3.2每次工作
美伤作业人员应检查安
置的性能及警告信号标志的状态。只有确认探伤室内无人
美闭、所有安全装置起作用给出启动信号后才能启动照射。移动式探伤的时品费求
7.1现场探伤作业用合适的准直器并充务您射线探仿机和被检物体的距高,照射方向时间和现场屏蔽等条件
7.2探伤作业开始情应各装
物品,并使真处了正常状态!
下列防护相关
a)便携式放射检测仪器和个人剂量计计、剂量报警仪:
b)导向管控制缆利通
)准直器和局部屏微
d)现场屏蔽物:
警告提示和信号:
D应急箱,包括放射源的远距离处理工具:R)其他辅助设备,例如:夹钳和定位辅助设施。7.3进行探伤作业前应先将工作场所划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7.3.1控制区边界外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低于15mGy-h-1。控制区距离的估算方法可参见附录C7.3.2在控制区边界上用现存的结构如墙,暂时的屏障或绳索,带子制作的警戒线等围住控制区,7.3.3在控制区边界上合适的位置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并悬挂清断可见的禁止进人放射工作场所标牌。
7.3.4探伤作业期间应安排人员对控制区边界进行巡逻,未经许可人员不得进人边界内。7.3.5探伤作业期间还应对控制区边界上代表点的剂量率进行检测,尤其是探伤的位置在此方向或者辐射束的方向发生改变时,如有必要可调整控制区的边界。3
GBZ.1322008
7.3.6监督区位于控制区外,允许与探伤相关的人员在此区活动,培训人员或探访者也可进人该区域其外边界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2.5pSv·h,边界处应有电离辅射警告标志标牌,公众不得进人该区域。
7.4控制放射源传输的地点应尽可能设置于控制区外,同时应保证操作人员之间有效的交流7.5对管线爬行探伤的特殊要求
7.5.1管线爬行器工作期间应给出在暗杂环境中能被听到和看到的警告信号。7.5.2爬行器在管线内照射时,应围绕管道设置控制区和监督区7.5.3应对控制源进行严格定位·防止其启动无计划的照射。7.5.4在管线爬行器不能白动来回,需要人工找回之前,应确保爬行器不发射射线,必要时还应配备呼吸防护设备
7.5.5爬行器的放射源处在关闭状态时,在能接近的管道周围产生的比释动能率不应超过100uSv.h-1.
7.6对水下探伤的特殊要求
7.6.1应对潜水员进行适当的专业培训。7.6.2探伤机人水之前,应确保控制机构,导向管和照射容器紧密连接,检查连接点确认连接牢固,放射源组装体处于安全位置。
7.6.3在照射容器上设置浮漂和应急定位装置(如闪光灯)7.6.4所有设备,包括测量仪器应设计为能在水下应用。8放射源的安全
8.1放射源的选用和退役
8.1.1按GB4075选定密封源的级别。对于工业探伤,无保护的密封源为43515级,装置中源为43313级。
8.1.2退役或不用的放射源按照事先达成的协议退还给设备制造商或其他经授权的废物管理单位进行处置,并有详细的记录归档保存。8.2放射源的储存和领用
8.2.1探伤使用单位应设立专用的放射源(或带源的探伤装置)的储存库。储存库应为单独的建筑,不能和爆炸物品,蚀性物品一起存放。储存库的相应位置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源容器出人源库时应进行监测并有详细记录
8.2.2工作间款临时储存含源源容器或放射源、控制源,应在专用的储存设施内存。放射源储存设施应能做到:
a)严格限制对周围人员的照射,防止放射源被盗或损坏,并能防止非授权人员采取任何损伤自己或公众的行动,储存设施外应有警告提示,b)应能在常规环境条件下使用,结构上防火,远高腐蚀性和爆炸性等危险因素:c如其外表面能接近公众,其屏蔽应能使设施外表面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小于2.5mSv-h或者审管部门批准的水平:
d)门应保持在锁紧状态,钥匙仅由授权人员掌管:e)定期检查物品清单,确认探伤源,源容器和控制源的存放地点。8.2.3储存要求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8.2.4探伤使用单位应设立放射源管理组织,制定领用及交还制度,建立放射源领用台账,明确放射源的流向并有专人负责。
8.2.5领用含放射源的源容器或照射容器或连同源与容器的探伤装置时,进行放射性水平测量,确认放射源在源容器或照时容器内。工作完毕交还时,再进行放射性水平测量,确认放射源在其中,并将放射源及其容器放回原储存坑存放。装置的领用和交还都应有详细的登记。8.3放射源和照射装置的运输和移动GBZ 132-—2008
8.3.1放射源的货运运输要求按GB11806有关规定执行·应满足A类与B类运输货包要求。8.3.2在公路上运送照射装置时,司机和车辆应符合国家和国际对其有关的要求。8.3.3照射装置应置于储存设施内运输,只有在合适的容器内正确锁紧并取出钥匙后方能移动。8.3.4在工作地点移动时应使用小型车辆或手推车,使照射装置处于人员监视之下。9?探伤装置的维修保养和换源
9.1定期对Y探伤装置中涉及放射防护的部件进行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维修9.2维修探伤装置时:应将放射源倒入换源器后进行。9.3应经常对探伤装置的控制组件包括摇柄,输源导管进行润滑擦洗,齿轮应经常添加润滑剂,经常对输源管接头进行擦洗,避免灰尘和砂粒。9.4放射源的更换应在控制区内,由投权人员进行。10事故应急要求
10.1探伤应用单位应成立应急组织,并明确参与应急准备与响应的每个人,小组或组织的角色和责任。
10.2探伤应用单位应制定出合适的应急预案及其中必要的应急程序,应急预案和程序应简单,容易理解且尽可能减少源对附近人员的照射。应指明需要采取的应急行动及其主要特征和必需物品。10.3应急程序中应确定参与应急响应的人员,如辐射防护负责人,审管机构,临床医生,制造商,应急服务组织,合格专家和其他人员,并包括其姓名、电话号码等必要信息。10.4应制定应急计划培训,演习计划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和范习,提高执行应急程序的能力。10.5探伤应用单位应保证对外联络畅通,以确保与公安.消防和医学救治部门的联络。10.6探伤应用单位应配适当的应意响应设备,参见附录D11放射防护监测要求
11.1型式试验和出厂检验
生产厂家应按GB/T140581993和本标准第4章的要求进行型式试验和出厂检验11.2射线探伤机的验收检验
11.2.1检验方法和结果评定
对使用单位新进的射线探伤机按本标准第4章的改射防护性能要求对?射线探伤机进行验收检验,其中4.1要求的屏蔽效果试验方法应按GB/T14058—1993中6.1进行,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4.1的要求。
11.2.2检验周期
每次新进射线探伤机和设备大修或换源后进行一次,新投人使用的工业射线探伤机应由有资质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验收检验。11.3探伤机的防护性能常规检验11.3.1检验方法及结果评定
Y射线探伤机防护性能的常规检验方法按GB/T140581993的要求进行,结果评定按本标准4.1的要求。
11.3.2检验周期
使用单位应经常对安会装置的性能进行检测,并委托有资质的机构每年对探伤机进行一次常规检验
GBZ132—2008
探伤机移动后,必须用相应仪器进行安全装置的性能检测11.4密封放射源的泄漏检验
11. 4.1检验方法
用滤纸或软质材料沾取5%EDTA-Na溶液或其他去污剂擦拭密封导向管内童,测量擦拭物有无故射性,如有明显增高(例如20Bg),成将放射源送回生产厂家进一步检验11.4.2监测周期
每年对探伤机放射源传输管道进行放射性行染检测,检查密封放射源的密封性能11.5射线探伤室周围辐射水平的监测11.5.1周围辐射水平巡测
用便携式辐射测量仅巡测探伤室赔处30cm处的剂量水平。邀测范围应根据探伤室设计特点、照射方间及建造中可能出现尚间题人定与伤空四面屏藏墙外及核上如有人员活动的可能,应巡测门西周的时水平
墙上不同位置及门外30cm
11.5.2定点监测
)探伤室门外30高面高度为1m处测门的左、中、者侧3个点和门笔四周:b)探伤室墙外或部于外30cm离地面高度为1m处,每个墙面至少削3个点:处,至少包括主射束到达范围的5个测点:人员可能到进
品#万至屋顶上方1
的置。
dy人员经常活
11.5.3结果评定
上述测量位量
11.5.4监测周期
探伤室启用
每年进行一
当放射源的活度
11.6移动探伤控
比释动能率不大于2
方能使用
进行上述检测,合格后
场所及探伤室邻近区域的辑射水平测量,并根据测量结集提出评价或改进意见。加时应重新测量上述辐时水平,并根据测量结果做出合适的改进,监督区边界剂量率的监测
11.6.1监测方法及结果评定
态,用便携式辐射测量化
在探伤机处子
15,Gy-h-1为控制K
到2.5μGy..h
从探伤位置四周由远及近测量空气辐射剂量率,直到警区
周以该剂量的等剂五笔
础·确定控制区边和监售
11.6.2监测周期
每次移动探伤作业前·电店
列情况之
电)新开展现场射线案伤的位:b)每年抽检一次:bZxz.net
)在居民区进行的现场探伤
收回放射源至屏蔽位置后在探伤位置四意由有资质纳减射卫生基术服务机构进行此项监测:d)发现个人季度剂量(3个月可能超时5mS11.7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监测
11.7.1射线探伤作业人员(包括维修人员),应接照GBZ128的要求进行个人外照射监测。11.7.2对作业人员进行选源应急处理时还应进行应急剂量监测,并按规定格式记入个人剂量档案中。11.7.3使用单位防护负责人应事先制定人员受照的调查水平,当作业人员受到的照射超过此水平时应通知防护负责人。
A.1管线爬行探伤装置见图A.1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管线爬行探伤装置
图A管线爬行器示意
1加载屏能:
2—胶片
3-国1r
4一源驱动马达:
5一电子设备:
B齿轮盒:
7-电了发动机:
8控制源:
9探测器
10-电池。
GBZ132—2008
GBZ132—200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探伤机快门形式示意图
B.1探伤机快广门形式示意图见图B1和图B.2工作位置
保护位置
A版转型
B快门型
非投射式照射装置
照射容器:
密封教射源
图B.2投射式放射照相装置
照射容器:
南封放射源:
源托:
遥控装置:
控制缆和导管:
投射管(导向管):
照射头:
预备管。
C.1控制区距离概念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控制区距离的估算
GBZ132—2008
根据放射源的射线向各个方向辐射时的不同情况,应确定三类不同的控制区距离,如图C1所示。图C.1应用屏蔽物的控制区(无比例)源客器屏鼓:
探伤对象:
轻射没有任何表减时要求的控制区距离,L
有用线束方向,经检测对象屏蔽后要求的控制区距离有用线束方向以外,经源容器或其他屏鼓物屏能后要求的控制区距商C.2对于移动探伤,控制区边界的当量剂量率为15Sv·h,可由如下评定各类控制区距离的大小:L-ax1.63
从图.2中在得的数值:
边界剂量率从40uSv.h!调整为15mSv·h-的修正:根据值经修正后得到的控制区距离值。(C
L和L:分别由L(m)乘以表C.2中不同半值层数相对应的因子而获得可根据屏做物的厚度,除以表C.1中相应核素和屏蔽材料的半值层厚度,求出其半值层数·进而从表C2在出相对应的因了)表C1不同材料半值层厚度的近似值屏蔽材料
混麗王
不同放射源的半值层厚度/mm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5226.1-2019 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 GB/T7251.1-202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
- GB/T1236-2017 工业通风机 用标准化风道性能试验
- GB/T5310-2023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 GB/T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2024年版)
- GB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9053-2013 稳定轻烃
- GB4943.1-2011 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GB/T18391.1-2009 信息技术 元数据注册系统(MDR) 第1部分:框架
- GB50257-201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4943.1-2022 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 第1部分:安全要求
- GB50974-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 GB18279-2023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环氧乙烷 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
- GB12719-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 行业新闻
- 当前最具盈利潜力的三大加密货币推荐:重点关注UNI、MOODENG和FARTCOIN
- 以太坊瞄准3000美元以上流动性——价格磁铁正在形成
- 稳定币是什么意思?从“桥梁资产”到“金融工具”的演变
- 比特币市值超车亚马逊,离超越苹果还远吗?
- 胖企鹅成加密企业热爱头像5anEck 解释为何不是BAYC 不谈Web3 成关键
- 加密货币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运动:比特币OG达芬奇
- 泰达公司宣布计划停止在以下5条区块链上的USDT运营——详情
- 比特币持续上涨,稳守11.7万美元关键支撑位
- 赛勒策略在比特币触及12.2万美元时获得310亿美元未实现收益
- 1. 稳定币是什么?一文读懂核心定义与类型机制
- 押注潜力:5种可能在本季带来10倍收益的替代币
- 分析师称,Ruvi AI(RUVI)通过审计或将加速实现1美元目标,有望先于狗狗币(DOGE)达成这一里程碑
- 比特币ETF连续多日实现10亿美元资金流入,2025年比特币价格预测达20万美元
- 比特币再创119,488史高Arthur Hayes喊以太币目标价一万镁
- 美联储陷入动荡之际,加密货币市场迎来新风口:如何实现日赚5265美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